12月7日,东盟与中日韩(10+3)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(AMRO)12月2日在新加坡举办首届10+3经济合作与金融稳定论坛。财政部部长刘昆视频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,重点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内容,介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,阐释中方对于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,推动各方落实10+3领导人会议共识,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区域财金合作,共同应对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挑战,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。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视频出席并作专题发言,介绍中方对于当前10+3财金合作的看法,就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、提升AMRO机构作用、推进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阐述了中方主张。 中国无缝钢管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当前,中国无缝钢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一方面,中国无缝管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,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。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要求下,无缝钢管因其在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排放,在传统领域将会部分替代其他材料。另一方面,随着消费升级、绿色低碳发展和新基建建设,下游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,将为中国无缝钢管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挑战与机遇并存。现阶段,中国无缝钢管行业仍需应对一系列挑战,主要包括:镍、铬等无缝钢管原料资源保障严重不足;不锈废钢资源短缺,利用率相对较低;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,产品没有突出特点、下游产业链建设不完善的企业生存将面临巨大挑战。
中国无缝钢管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
展望未来,中国无缝钢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将着力抓好三个方向:
一是增强矿产资源掌控能力。应鼓励国内资源开发,拓展合金矿进口来源,推进海外基地建设。
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。应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攻克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,加快填补国内空白,提升关键材料保障能力。要建立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机制,强化企业主体地位,积极营造创新生态,通过收益制度改革激发人才活力。
三是有序推动低碳发展。应坚定贯彻低碳政策,提早谋划“碳达峰碳中和”路径;加强全过程能源管控,提高节能及能效水平;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,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;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,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;调整产品结构,引导绿色低碳高端钢材消费;应用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及CCS/CCUS。
对东盟、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。前11个月,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,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.89万亿元,增长15.5%,占我外贸总值的15.4%。其中,对东盟出口3.42万亿元,增长22.2%;自东盟进口2.47万亿元,增长7.4%;对东盟贸易顺差9541.4亿元,扩大90.4%。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,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5.17万亿元,增长7%,占13.5%。其中,对欧盟出口3.44万亿元,增长14.3%;自欧盟进口1.73万亿元,下降5%;对欧盟贸易顺差1.71万亿元,扩大44%。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,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4.62万亿元,增长4.8%,占12%。其中,对美国出口3.55万亿元,增长5.8%;自美国进口1.07万亿元,增长1.8%;对美贸易顺差2.48万亿元,扩大7.6%。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,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2.22万亿元,增长4.7%,占5.8%。其中,对韩国出口9913.9亿元,增长14.7%;自韩国进口1.23万亿元,下降2.1%;对韩贸易逆差2350.5亿元,收窄39.5%。同期,我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.54万亿元,增长20.4%。其中,出口7.13万亿元,增长21%;进口5.41万亿元,增长19.7%。
一般贸易进出口两位数增长。前11个月,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.47万亿元,增长12.4%,占我外贸总值的63.8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13.91万亿元,增长17.2%;进口10.56万亿元,增长6.7%。同期,加工贸易进出口7.74万亿元,增长1.3%,占20.2%。其中,出口4.93万亿元,增长3%;进口2.81万亿元,下降1.7%。此外,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.77万亿元,增长8.4%。其中,出口1.84万亿元,增长12.3%;进口2.93万亿元,增长6.1%。
铁矿砂进口量价齐跌,原油、煤、天然气和大豆等进口量减价扬。前11个月,我国进口铁矿砂10.16亿吨,减少2.1%,进口均价(下同)每吨780.9元,下跌27.8%。同期,进口原油4.6亿吨,减少1.4%,每吨4817.1元,上涨50.3%;煤2.62亿吨,减少10.1%,每吨974.5元,上涨42.9%;天然气9900.6万吨,减少9.7%,每吨4189.1元,上涨51.2%;大豆8052.6万吨,减少8.1%,每吨4459.3元,上涨25.4%;初级形状的塑料2804.1万吨,减少10.4%,每吨1.23万元,上涨6.5%;成品油2312.4万吨,减少7.2%,每吨5064.3元,上涨28.5%。此外,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535.7万吨,增加8.5%,每吨6.18万元,上涨1.2%。同期,进口机电产品6.36万亿元,下降4.7%。其中,集成电路4985.1亿个,减少14.4%,价值2.52万亿元,增长0.6%;汽车(包括底盘)81.4万辆,减少7.4%,价值3277.7亿元,增长1.7%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